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待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待遇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十届青年规划师演讲比赛于2022年12月17日下午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协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承办。

本文字数:4671字

阅读时间:15分钟

本次青年规划师演讲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9位青年演讲者参赛,采取线上演讲形式。参赛者结合自身规划学习与工作经历,探讨前沿热点,展现青年规划师的理想责任与活力风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中国城市规划视频号对本次比赛进行全程直播。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助理林辰辉、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姜鸿涛分别担任比赛上下半场主持人。特邀黄建中、孙娟、黄卫东、赵天宇、黄鹤、彭翀、周文竹、胡海波、叶楠等9位嘉宾担任评委。

主持人

嘉宾评委

演讲风采掠影

1 守护未来的城市“脉搏”

郑舒文

清华大学

交通技术的演进驱动着城市形态的变革,也承载了人们对于改善出行条件的期盼。在未来城市热潮中,郑舒文提出青年规划师应该坚守人本视角,让技术成为手段而非目的,满足居民朴素实在的出行需求,让城市脉搏“热”起来。他以成都青龙湖未来公园社区为案例,基于新型智慧交通技术对未来城市规划进行畅想,回归人本初心,描绘车辆、道路和交通服务三方面的未来场景及空间落位,营造“有温度”的未来城市,守护未来的城市“脉搏”。

2 我们和老人一起建了一座花园

牟燕川

重庆大学

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是养老机构的三大瘟疫。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与悦来老年康养中心共建了一座疗愈花园,用一座花园凝聚广泛力量,希望绿色为老人带来生机,让年轻人可以常伴老人身旁。通过与老人一同彩绘鹅卵石和制作花园木牌实现花园共建,种植工作则由志愿者和员工共同完成。花园建成后,志愿者成立了花园维护队伍,持续开展“年轻养老人访谈”、文创设计和院歌创作等活动,为康养中心注入了生机。

3 生态补偿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乔 杰

华中科技大学

民族地区具有典型生态文化共同体特征,其所处地域和经济上的边缘性决定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过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深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既要让区域发展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同时也关注普通村民当下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乔杰结合近七年在武陵山区的调查与实践思考,从为什么补偿,补偿什么,怎么补偿和补偿给谁四个部分分享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4 岭南村庄规划的取与舍

谭铠东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无论是学生生涯时对社区理念、城市更新的探索,还是工作后对村落保护理解的愈发深刻,都让谭铠东对保护规划有了自己的一番独特见解和想法。深入岭南村落的保护,从一棵树、一条路讲起,其中涉及到的却是方方面面的公众利益,如何从保护的角度,协调民生、经济、工程,从而使这条历史悠久的岭南村落得以完整留存,这位年轻的规划师有着自己“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想法。

5 把“有意思”变为“有意义”——守护鸟儿的故事

郭诗怡

武汉大学

在武汉涨渡湖湿地不到20公顷的水杉林中,栖息着一万多只野生鹭鸟;在沉湖湿地,上万只灰鹤从头顶飞过;每年十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会飞到长江江心的天兴洲过冬。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人类活动和城市环境变化都对鸟类多样性产生了众多影响。郭诗怡通过梳理这些影响要素,明确城市规划师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两者之间所起到的调和作用,真正做到将“有意思”的事变得“有意义”。

6 一“路”有我

谷 玥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回顾中东铁路十年间的发展历程,讲述十年间作为规划师在这条特有的线性文化遗产廊道上留下的足迹。从中东铁路建筑群总体规划到横道河子镇机车库抢救性保护设计工程,从七里地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积极思考自己作为青年规划师在思想、理念上的转变。展望未来,深刻认识到在历史保护文化传承的路上任重而道远,将坚守信念、勇毅前行,继续施展才干,继续追逐梦想,继续一“路”有我。

7 城市空间改变生活方式

陈 琦

重庆交通大学

如今对于新一代的城市人来说,自然环境似乎离大家越来越远,而每天打交道最多的是人造环境。大家在潜移默化中,被这样的城市空间环境影响,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繁华的商业延长了夜生活,便利的公共交通让人们懒得去开车,优美的社区环境使大家变得不再那么宅。这些,就是城市对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陈琦通过一些有趣的案例,分享各处的土著居民们以及他们有趣的生活方式。

8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陈婷婷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共同缔造是追求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国家提倡的开展乡村建设的工作方法。陈婷婷指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搭建政府社会企业居民等多方力量参与的平台与机制,开展的“五共”模式——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实现美好环境共同创造。共同缔造模式的优势在于,在充分调动村民和多个主体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后,帮扶团队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得道多助”。

9 让“杭漂”青年不再漂泊

周 妍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周妍作为一名青年规划师,同时也是万千“杭漂”中的一员,她以自己切身经历和体验和大家分享杭州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及其背后的青年人住房问题。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从思考到实践,从政策到落地,她和几位青年规划师一起毅然以满腔热诚投入到了杭州的保障房项目当中。她在一次次规划实践里,更加坚定地让“杭漂”青年人能够“住得起”、“住得近”、“住得好”,为城市带来更多温度与厚度,让“杭漂”青年不再漂泊。

10 古村唤醒计划

刘芳奇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刘芳奇展示了一幅哀牢山深处沉睡古村的千年历史画卷,苏红古寨作为典型的哈尼族聚居村落,如今却面临着村落的衰败和空置化问题。在乡土文明传承和当代发展诉求的目标引领下,她提出了三步古村“唤”醒计划:第一,唤回失落的记忆,提炼哈尼族选址哲学和人与自然共生的场所精神;第二,”焕”发文化的光彩,以哈尼族“水”的文化符号赋予村落不同空间现代性功能;第三,“换”取全新的生机 ,通过可达、可游、可居等策略对古村进行有机更新。

11 规之“精神”,画之“人文”

申海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规划如何体现其精神?如何做出中国方案?申海斌通过总结孝义古城与华阳老街的调研经历,认为规之精神可以简而概之“士”与“匠”之精神,士之精神所表现出的行为应当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出人本主义情怀即“关怀”的精神,匠之精神所表现出的行为应当是对于刻画对象研究的专注,对于结果的精益求精即“专研”的精神。在规之精神的指导下,规划师们可泼墨于祖国大地,勾勒山川大地形态之美,使不同阶层人们乐于生活其中,这便是他所称画之人文。

12 深耕文化之 “圳”

王一涵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十载风雨兼程,深圳文化与这座城市共同崛起。作为亲历者也是城市发展的参与者,王一涵从规划的视角对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创新发展之路进行理解和回顾。深圳利用四十年的时间建立了蓬勃的文化生态,摆脱了“文化沙漠”的误解与束缚,打造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继承和自由创造并存的“文化绿洲”。她提出作为青年规划师,应当积极思辨,重视文化积淀,同时认识到当下的文化创造亦在积蓄生命力,为未来城市发展积淀下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3 没有厨房的城市?

吴佳怡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厨房逐渐在家庭中边缘化,没有厨房的概念正在浸入我们的城市。然而在疫情的冲击下,厨房的重要性和它带来的情感寄托启发了我们——虽然时代趋势不可逆转,但是效率之外,城市也需要温度和韧性。吴佳怡指出,在厨房之外的更远处,城市缝隙中的一些“旧”空间正在消亡,这些空间承载的功能和情感也被忽略在城市这座精密仪器中,未来规划师应当思考用怎样的态度面对高速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14 100小时抗疫志愿者的思与辩

杨鸿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杨鸿艺作为防疫志愿者期间,发现了城市在常态化中所看不到的问题,包括社区的临时可用空间不足和社区老龄化严重的窘迫。带着这样的经历和思考,在工作实践中,杨鸿艺也更加关注城市和社区的韧性安全。通过基础设施的“平疫结合”,医疗资源合理投放让我们的城市空间,更加全龄友好,富有韧性。目前抗疫的政策时刻在发生变化,不变的是对于规划师而言,只要是解决老百姓的真问题,那么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15 遗韵承千载、老街再生辉

李 超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超从北京京西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突然“火了”的现象入手,发掘模式口一直延续的风貌基因——“银律之灰”。从地理特征、风貌特色、建筑语汇、历史人文、民俗烟火等角度阐述京西四合院所蕴含的灰(辉)韵之风采。面对模式口当下与城市发展不适配的状况,他提出构建“特色凸显、多元融合、活力宜居”历史文化街区的策略体系。最后,他强调中国传统建筑风貌的传承意义,号召青年规划师投入到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中,彰显文化自信。

16 谁是主角

邵德超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我们到底是在为谁而设计?“民,乃城之本也”。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热切向往的时代之问,更要回溯城市初心,“以人民为中心”引领城市设计的价值选择之变。邵德超提出在设计中关注“小人物、小场景”。以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为线索,通过一个个小场景的体验来温润城市气质,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为生活导向。让人民生活在山边园畔、溪边树下、街头巷尾的生活图景中,提升幸福感和归属感。

17 新青年,再出发

汤 恒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面对百年变局、行业变革,汤恒从身边的责任规划师们的身上看到,规划师的前路依然辽阔。新青年“再出发”,扎根现场;“再出发”,走进人群;“再出发”,跨界协同。汤恒提出,未来更多的青年规划师将出现在建设工地、政务中心,以及每一个需要给人民实实在在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场所空间。无论在哪儿,青年规划师始终坚守的是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初心和不惧怕重新出发的勇气。

18 智慧规划“麻辣烫”

王 英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英介绍了她作为GIS时空数据分析师,感受到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智慧规划麻、辣、烫。智慧规划之“麻”,是攻克数据管理之痛。建立全面、准确、多元的数据支撑体系。智慧规划之“辣”,是解决数据处理之难。建立可交互的模型工具,赋能规划人员,提升工作效率。智慧规划之“烫”,是满足智慧应用之需。围绕场景化应用,建立智慧规划辅助模块,实现数据分析、模型运算、在线展示、一键导出的全流程智能应用。

19 在浙江乡建中绽放绚丽之花——扎根于浙江乡建实践的规划学子养成记

叶柯葳

东南大学

青年有梦想,乡村有未来。叶柯葳在浙江工业大学就读期间,作为乡建的策划者、协调者、参与者,与老师同学一道探索形成了“组织乡村规划创意竞赛—引导大学生入村陪伴建设—推广乡村特色品牌”三步走的大学生助力乡村建设新模式。引导大学生投身美丽乡村建设,让青春的绚丽之花绽放在田间地头,在浙江的土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东南大学的深造过程中,他将继续考察全国不同地区村庄,以浙江的星星之火在祖国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

总 结

孙 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孙娟进行总结。她表示,规划工作既可以体验城市,又可以思考人生意义、见证城市的发展,是一项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事业,也是一个相信未来会更美好的行业。

通过本次演讲比赛,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规划师参与到充满意义的工作中,也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青春活力与积极态度。首先,各位选手传递出城市规划专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人感受到规划是很有意思的职业。其次,演讲比赛中表现出了青年规划师“一路有我”的热情和主人翁的精神,他们都是行业的思考者,对于规划和规划师的价值意义上下求索。最后,青年规划师都是攀登者、追光者,他们阳光、正向的态度,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转型时代的支撑力量。

结果公布

最终评选出4位最佳表现和7位优胜,获奖名单如下:

最佳表现奖

演讲题目:《深耕文化之“圳”》

王一涵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演讲题目:《一“路”有我》

谷 玥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讲题目:《没有厨房的城市?》

吴佳怡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讲题目:《100小时抗疫志愿者的思与辩》

杨鸿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优 胜 奖

演讲题目:《古村唤醒计划》

刘芳奇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演讲题目:《让“杭漂”青年不再漂泊》

周 妍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演讲题目:《新青年、再出发》

汤 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讲题目:《在浙江乡建中绽放绚丽之花–扎根于浙江乡建实践的规划学子养成记》

叶柯葳东南大学

演讲题目:《生态补偿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乔 杰华中科技大学

演讲题目:《我们和老人一起建了一座花园》

牟燕川重庆大学

演讲题目:《把“有意思”变为“有意义”–守护鸟儿的故事》

郭诗怡武汉大学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聚焦“城市韧性与城市安全”,青工委第四期“规划青年说”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聚焦“柔性机制与空间创新”,2020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规划师年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聚焦“区域协调与都市圈发展”,2019年度学会青年规划师年会在南京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待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郑州考研网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待遇)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