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

在我国的高校史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迁的故事很多人是耳熟能详。当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河南和湖北、江西先后碰壁,最终安徽收留了这所国字号大学,最终成功留下。实际上在当年有两所国字号大学来到了安徽,另外1所就是如今的中国政法大学,但最终还是返回了北京。那么为何这两所国字号大学一走一留呢?造成这种状况有很多的意外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性质不同。

1969年中苏边境爆发了珍宝岛冲突,当时上面决定众多的驻京高校进行南下疏散,这就是所谓的外迁13所京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这个名单中。当时的国务院科教组刘西尧建议中科大迁往河南南阳,其次是江西。因为当时的中科大的上属单位中国科学院也以河南为首选的疏散基地,中科大首先考虑河南是很正常的。

10月17日中科大分别派人往河南和湖北沙市联系迁址事宜,湖北方面率先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湖北当时已经有了中科院的五七干校了,并且在当时的沙市有众多的五七干校设立在这里,再接收更多的单位比较困难,所以婉拒了。被湖北拒绝的中科大将希望放在了河南这一组人员上,毕竟河南南阳是首选。

来到河南之后,河南的也非常热情,并表示可以批三五千亩地,但是粮食的问题需要自己解决。在当年全国粮食紧缺,都是凭票供应,粮票是那一代人的记忆,南阳表示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事实上,如今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来到河南,搬迁到了河南固始,并且南阳所在的地区属于大三线地区,已经有众多的中央单位搬迁,所以中科大最终没有落户河南。

江西和河南的情况类似,当年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都已经在江西设置了五七干校,所以也无法收留中科大。中科大经历了安徽宣城和安庆的波折之后,最终选择落户合肥,当时安徽省将正在修建的合肥师范学院新校舍全部交给了中科大使用,而准备组建的合肥师范学院则被分拆了,依靠这样的诚心,安徽省最终留下了中科大,虽然后来仍然有波折,但是已经无关大局。

而中国政法大学则是另外一番情形,并不在13所外迁京校之中,类似于迁到河南固始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社会学科组建的北京政法学院,以上4所大学是当年北平四大名校。当年成立的北京政法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学院共用沙滩校区,在原北京大学法学院旧址沙滩红楼成立了北京政法学院,而这里正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等到1954年北京政法学院才搬迁到了位于海淀的新校区。

1968年,当时的高等教育部被撤销,北京政法学院也划归北京管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北京政法学院在1970年年底被撤销了建制,随后大批学生毕业分配。1971年年初北京政法学院的教师干部,被下放到了安徽省濉溪县五铺农场举办五七干校,作为过渡期间的政策,经费暂时由北京市拨付,而行政隶属关系已经转移到了安徽。

北京政法学院的教职员工,带着自己的行李物品,千里南下来到安徽,开始了自己的农场生活。由于北京政法学院的建制已经被撤销,所以没有学生可教,这一点是和中科大最大的不同。对于安徽省而言,这只不过是新增加了一家农场而已,可以自己劳动养活自己,而中科大是带着学生一起过来的,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

1978年,国务院批准北京政法学院和西北政法学院恢复举办,留在安徽的北京政法学院的教职工开始启程返回北京。但是由于很多人行政隶属关系已经落在了安徽,并且已经结婚生子,有的人甚至已经离开了驻地,所以北京政法学院损失了很多的精英。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升格中国政法大学,1984年建设昌平校区,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政法类大学的领头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大学在安徽省的擦肩而过,一走一留,其实只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而已,其过程其实有很多的巧合。高校江湖很有料原创,欢迎关注。数据来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郑州考研网 »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