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及分数)




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及分数

目录

Contents

  1. 关于学科本身

  2. 学科的知识结构

  3. 专业前景

作者 |臧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本科毕业,学校咨询专业方向学术型硕士在读

关于学科本身

本篇文章中的“心理学”指的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理学(07)”下的“心理学类(0711)”。含“心理学(071101)”,“应用心理学(071102)”两个细分专业。

01

心理学的“5个W”

What: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关于如何认识自我的科学。

心理学有文理协同,理实交融的特点。在理论研究中,心理学从生理基础、发展机制、个性特质和群体动力等不同层面尝试解释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心理学从教育学习、毕生发展、心理健康、人力测评等多方面助力“国家急需”的应用产品。

Who: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也会研究动物的行为。

Where:心理学研究来源于生活,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实验室内、线上的新媒体网络世界、以及其他特定的研究场景(如,心理咨询室内)。

When:心理学研究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通常会在工作日的白天进行。但特定的研究也会在夜晚实施,如睡眠研究的实验。

How:学习心理学需要具备很多“过硬的知识和本领”。

例如,在实验设计上,需要考虑使用实验室研究/自然观察/问卷访谈等等;在实验室研究中,如果是认知方向或社会心理学方向,通常需要学会至少一种实验设计的工具,如E-Prime、Inquisit、Python、Matlab、Psychtoolbox等等;在数据分析时,心理统计和测量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至少掌握基本的SPSS软件。

而想要在心理学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的同学,研究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和深入,则需进一步学习Mplus、R语言、SEM、Python等软件。

还在读高中的同学可能会对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软件望而却步……但其实,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只要认真听课、及时温习、对心理学科怀有热情并且不懈努力,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心理学人不在话下!

02

那些对心理学学科的常见误解

学心理不是学算命!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是玄学。我们必须拿事实和数据说话!

亲戚朋友“心理有问题”不是学心理的就可以随便解决TA的问题、甚至改变TA、治好TA!→存在心理困扰需要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如果有更严重的问题(如,自伤自杀倾向)需要即时就医,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学了心理之后不会变得神神叨叨,整天分析这分析那,活脱脱一精神病!

以笔者个人经验为例,我个人学习心理学后,发现自己和高中时的状态有很大的不同——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和开放,看问题的角度不再单一和固着,而且会积极主动地内省,进行自我觉察和个人成长。

刚上大学的时候,不止一位教授和我们说过,学习心理学,重要的是学习心理学思维,用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去思考,去体味,去生活……没错,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在心理学科研上,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心理学思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总体来说,学了心理学之后,我们会成为更好、越来越好的自己!

学心理不能直接赚大钱!

如果是搞科研,赚得不是钱,是情怀,我们靠着一颗热爱科学的心和一双肯坐冷板凳的屁股,坚持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懈前行。

如果是去公司企业,比如互联网公司,做一些用户研究之类的数据分析岗位,可能挣的钱会多一些,但也很难说是发家致富。

如果是做中小学心理老师,目标肯定也不是为了赚大钱,是秉持着一颗对祖国花朵的关切与热爱的心,在教育的行业发光发热,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如果是做心理咨询师,前几年是大多数人往里“砸钱”的过程——起步艰难,因为这是一个很需要磨炼和个人成长修炼的职业;积累经验是一个漫长但十分有意义的过程,后期如果做得风生水起,成为知名的心理咨询师,则会有较为可观的收入。

其他和心理学专业不是那么紧密关联的职业,也有很多心理学人去做,赚钱的情况和学其他专业的没有很大区别。

学科的知识结构

01

本科课程体系

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为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进行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能力和职业道德。

具体的培养要求是:

  • 学生应掌握数学、生物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基本知识;

  •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了解心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应用前景;

  • 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进行研究设计、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论文的撰写和交流,能够应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与实施研究;

  • 具备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课程分布如下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课程修读要求(2016版)

上图中的专业选修课程对应四个主要的细分方向,分别是

  • 基础与认知神经科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社会与管理心理学

  • 健康与咨询心理学

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是注重科研的,虽然其中有“应用心理学”的字眼,但指的不是心理咨询。喜欢咨询的同学可以选择华东师范大学或者其他学校的心理学专业。

02

常见交叉学科

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从它的子方向可看出,例如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这些子方向也可被视为社会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的交叉学科。

同时,心理学研究几乎和人所有相关的东西,所以如果细究的话,心理学和绝大多数学科都能交叉上。

这里介绍以下几门主要的交叉学科:

与社会学的交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及变化规律(偏微观);而社会学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的规律。

与生物学的交叉: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机制。生物学关注的是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而生理心理学则通过脑内的生理事件进而解释心理现象和行为。

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人机交互是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科。计算机学科所涉及的算法和语言十分复杂,人们不以关注计算机的易用性为主要任务;而人机交互则考察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用户友好型”的对话语言,提高了计算机的易用性,以更快地促进科技的发展。

03

学科内子方向比较

介绍培养方案时给出的四类细分方向其实更像是主要的领域,每个领域都包括相当多的子方向,参考下图

学科内子方向的简单介绍

可以将诸多子方向按理论和应用二分进行简单列举

理论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等

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军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

专业前景

01

对口岗位与收入情况

一般来说,学心理学的人毕业之后可以做高校教师、用户体验、市场研究员、考试研究专员、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咨询、生涯规划师、心理学传播、中小学心理老师、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职业。

其中,热门岗位的薪资对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心理学专业对口就业岗位与收入情况

02

升学情况

保研:获取保研名额并不容易,北师心理学部的保研率大概在20%左右。取得保研名额后,可以选择本校保研,也可以选择外校保研。以笔者个人经历为例,我们年级选择本校保研的人数大概有80%左右,这其中也包括保研到其他专业的,如文学院、社会学院、教育学部等;

选择保研到外校,如清华、北大、东南大学、北林等高校的也有(心理学部教授的推荐信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保研的同学需要时刻关注自己心仪学校专业的复试要求,如果错过了复试的笔试面试时间,特别是最后一轮的机会,那么保研名额会被浪费掉,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则会陷入迷茫。

考研:一般来说,不确定自己是否会保研的同学(如,预估在保研名额边缘者)、以及下定决心要读研但是本科学习成绩和科研经历不足的同学都会选择备战考研。考研的同学需要先选择是否继续攻读本专业、读学硕还是专硕,然后踏踏实实复习备战。

出国读研/读博:有保研资格的同学一样可以选择放弃保研,申请出国读研/读博。

疫情之前,出国的同学在保研同学中的比例还是挺大的。当时我们年级保研大概在20%左右,出国的同学(约10人)放弃保研后,保研名额到了第50多名的同学。

我身边出国的同学有去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的,选择不同的国家大概有这样几个影响因素:1)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在哪里,就去哪个国家;2)比较最后到手的offer,选择最合适自己的;3)比较生活和求学环境,对某个国家文化更偏好;4)特别是在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疫情时代的今天,需要更多地考虑其他国家的对华政策、对人身安全的保障等。

03

转行情况

转行成为其他学科的人民教师:在大学本科期间考取教师资格证即可,任何学科都没有限制;最终是否能顺利在中小学做人民教师(任一科目)主要取决于目标学校对教师资格的要求,以及笔试面试的情况。

考公:考公务员的情况和其他专业没有很大的区别,有专业限制的公务员种类一般会考虑“心理学”、“教育学”、“不限专业”等。

互联网企业做数据分析岗位:本科期间,在学习编程类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天赋的同学,可能会做数据分析岗;而这部分同学,也很可能在本科期间转专业到计算机类。

除以上三种情况外,在本科毕业升学时转到其它专业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及分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郑州考研网 » 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及分数)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