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考研(双非考研考985有多难)




双非考研,双非考研考985有多难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定于12月24日开始,相比2021年的377万人、2022年的457万人报考,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新东方大学事业部考研项目总监李琳曾预测,2023年考研全国报名人数或将超过520万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逆向考研”成为新的热门词汇,频频出现于公众视线之中。

(2023年考研进入倒计时,江苏某院校学生正在备考)

学历提升与专业为王

成为“逆向考研”的推动力

所谓“逆向考研”,是指一些本科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把报考目标投向非“双一流”的普通院校。换句话说,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会选择一些不如自己本科的学校读研。

在一个更符合公众期待的叙事语境中,考研应该是“正向的”“向上的”,选择的院校综合实力要“大于等于”本科学校的。尽管当下仍然有很多考生选择“正向”考研,但已经有很大部分的考生开始了“向下”逆向拓展。

“逆向考研”的背后是考研竞争激烈,以较热门的新闻与传播专硕为例,该专业2022年复试A类国家线367分,较上年上涨12分。基于国家线,各院校新传专硕考生初试成绩必须达到400分以上才有进面试的希望,而新传专硕满分500分,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不言而喻。

(2021年12月,长沙一考研学子路灯下读书备考)

考研一年一次,并不是所有考生都能一次“上岸”名校或热门专业,因而降低考研成本、提高考研成功率的选择自然就是报考普通院校研究生。此外,部分“双一流”考生因高分“落榜”而调剂到“双非”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逆向考研”比例。

而从高校办学的角度看,一流大学不代表所有学科和专业都是一流,同样,一些综合排名不高的大学却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上实力卓群。

按照目前我国高校发展情况、学科实力,并非“双一流”高校所有学科、每个专业的师资力量都很强大。相反,不少“双非”高校拥有A类学科甚至是A+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社会资源丰富,在行业内具有非常好的专业口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深受欢迎。因此,“双非”高校的强势专业很容易受到“逆向”青睐。

(备战2023年考研,合肥某高校校内自习室一座难求)

“逆向考研”破除“唯名校论”

促使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革新

“逆向考研”说法的出现,也是基于人们认为高校之间存在级别差距的认识。只看学历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而对一所高校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而对个体学历身份的歧视更是一种应被涤清的陈旧观念。

“逆向考研”的出现为破除“唯名校论”开了个好头。“双一流”本来就不是学校的身份标签,有的普通院校的学科、专业、办学质量并不比“双一流”高校差,甚至更具特色,就业前景更好。

所有高校平等竞争,破除唯学历、唯名校论,是教育改革的指向之一。今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23年考研进入倒计时,江苏某院校学生正在备考)

部分名校生克服世俗评价以及种种压力,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报考非“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向社会传递了积极的意义和新的导向。学生多样化的考研选择,反作用于高校人才培养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进行革新。

正向冲刺亦或逆向追求

只要理性选择就值得尊重

“逆向考研”,在某种程度上是从“挑学校”到“挑学科”的观念转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理性的考研本就不应该以追逐学历为首要目标。如今,很多“双非”高校都在走“专而特、专而精、专而优”的路线,跟名校的同类学科相比更具竞争力。

“逆向考研”现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的一种选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选择“双非”高校报考研究生,客观上分离了就读学校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联,破除了唯名校论。对于已有“双一流”身份的高校,相当于多了一次对学生进行选择的机会,显然对学校的品质提升和增加流动性更有利。

(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二日,考生在考场外复习)

“逆向考研”情形各有不同。有人是主动选择“逆向考研”,看重“双非”高校的强专业或是地理位置。有人是无奈选择“逆向考研”,在考不上“双一流”高校的情况下,选择“主动降级”以实现深造求学的愿望;还有人则是被迫选择“逆向考研”,即调剂到“双非”高校。

无论是哪种情形的“逆向考研”,都属于务实、理性的选择。在考研这个“十字路口”,无论考生是选择“圆梦名校”的主流考研,还是选择逆向追求,背后的实质都是“正向奔赴”,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满足自身期待的选择,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认知,都在通往正向的人生。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姜凯宁 综合光明日报、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海报新闻等)

双非考研(双非考研考985有多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郑州考研网 » 双非考研(双非考研考985有多难)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