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考研(广州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广州美术学院考研,广州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开放的课堂系列展

生命的风景——来自学院的八人绘画探索展

策展人:殷双喜

学术主持:胡斌

展览总监:洪荣满

助理策展人:曾伟峰

展览执行:李铁军、何泉、黄兴彪

展览设计:林婉婷

传播与教育:王秀媛、刘子瑗、余爽

参展艺术家:付智明、贺海锋、侯炜国、靳骐沣、雷璨铭、李长兴、苏军权、张振江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日-10月7日(目前仅对校内开放,对公众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7-8号厅

前言一

“看那片景色”(look at the view),这是W.J.T.米切尔在《空间、地方及风景》一文中着重分析的日常祈使句。他认为当我们被邀请看某处景色,实际上并非被邀请看任何具体事物,而是忽视一切细节的格式塔式的远景,是在一段审美距离基础上的观看本身。这提醒我们重审“风景”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在日常用语中,“风景”常用来表示可供观看的空间,它可与“优美”“如画”“崇高”等美学概念联系在一起。我们对于“风景”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人的审美能力和社会历史文化的烙印。从更宽泛的层面看,“风景”不仅可指某处自然景色,也可以用来描述人造之物与空间。

“风景”也是动词,它反映了主体和对象之间的观看、阅读、阐释、创作的过程。展览以“生命的风景”为主题,目的正在于恢复“风景”所包含的能动性。“风景”之所以成为“风景”,并被呈现于绘画媒介之上,并非在于其自在之形式,而在于生命对“风景”的实践。“生命的风景”,彰显了生命主体对风景的占有和重塑。进而,“生命的风景”或可释为“风景的生命”。风景,从它被观看、选择和再现的那一刻起,便不再是形而上之物。它既是一种文化媒介,成为人与自然、自我与他者交换的场所;又是一种内向的意象与符号,显现创作主体的生命的能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殷双喜

2022年9月

前言二

“生命的风景”是策展人根据一群学院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面貌提取的命题。它与我们往常所说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相关,但又不仅限于此,它还包括生命体内部的“风景”,那是另一个复杂的世界。当然,更进一步的涵义,还要落实到对于“生命”的观照。无论是观察风景、表达风景,还是审视自身的微观之景,都离不开肉身的体验和精神的在场;而反过来,这些风景也因为身体的践行和精神的映照而被纳入文明话语的场域。可以说,关于“风景”的社会文化建构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的、饶有意味的话题。

此次参展的八位艺术家不少拥有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读博或访学的经历,创作媒介包括了水墨、油画、版画等,他们都有一个自己较为专注的研究课题,切入自然、历史及社会人群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将他们汇集到一起,是想讨论目前学院里的艺术家就某个课题实践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置于当下学院机制和环境下来考量的,它不同于完全个人化的“自由”艺术家的创作,又有异于工程项目式的集体“制造”;它涉及到个体研究的诉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教与学的传递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不同的教育背景的艺术家也带给我们有关学院差异及问题的思考。当然,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以某个话题连接的汇集,但我们希望,由此可以打开更广阔视域的讨论和交流。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胡斌

2022年9月

部分展出作品

付智明

蒹葭弥望

117cm×177cm

2018年

贺海锋

穿云的流瀑

180cm×180cm

彩墨绢本

2021年

侯炜国

堂吉诃德

版角料

200cm×270cm

2016年

靳骐沣

片松

270cm×495cm

纸本水墨

2019年

雷璨铭

痕迹之六——千年秀林

布面油彩、综合材料

135cm×200cm

2022年

李长兴

前行

套色石版画

185cm×65cm

2017年

苏军权

百年祥瑞

100cm×152cm

纸本水彩

2019年

张振江

重器·成器

布面油画

200cm×180cm

2021年

艺术家检索(点击直接阅读) •

广州美术学院考研(广州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郑州考研网 » 广州美术学院考研(广州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